
近日大疆科技突然宣布对多款明星产品实施大幅降价,最高降幅达1478元,引发消费者广泛关注。此次降价涉及云台相机、运动相机、航拍器等核心产品线:
Osmo Pocket 3:标准版直降700元(3499→2799元),全能套装降900元(4499→3599元)
值得注意的是,部分机型如Pocket 3自2023年11月上市后已接近2年生命周期,而扫地机器人等新品降价时间距首发不足三个月。大疆官方回应称这是"双十一常规促销",但线上线下退货政策差异(如线下门店提供差价补偿或赠品,线上仅7天价保)引发消费者维权争议。
短期策略:清库存与新品铺垫
供应链数据显示,Pocket 3生产线已转向新一代产品研发,仍有约10%库存需消化。通过直降700元,大疆既能快速回笼资金,又能为新品腾出市场空间。降价仅限中国大陆地区且不包含海外版机型,进一步印证其清理特定库存的目标。
长期布局:市场试探与下沉拓展
竞争压力:份额保卫战
2024年手持智能影像设备市场中,影石创新份额达35.6%,GoPro占30.1%,而大疆份额从2023年的19.1%降至13.2%。影石CEO刘靖康在降价风波中"致歉营销",更凸显两者竞争白热化。农业无人机领域,极飞科技新品发布次日大疆即降8000元"围堵",价格战已成常态。
消费级市场红海化
2024年中国消费级无人机出货量约350万台,渗透率接近天花板,毛利率跌破20%。大疆作为行业龙头,其降价策略可能引发连锁反应,加速行业洗牌。分析师预测,2025年中国民用无人机市场规模将达1761亿元,但消费级占比仅32%,工业级成为主要增长。
工业级蓝海机遇
工业级无人机销量2024年突破40万架,电力巡检、物流配送、农林植保三大场景贡献超60%增量。其技术要求(IP54防护、30分钟以上航时)和单台售价(较消费级高5-7倍)为厂商提供更高利润空间。大疆农业联合发布的《白皮书》显示,全球农业无人机保有量已突破50万架,累计实现节水3.3亿吨。
专家警示与建议
降价引发"背刺"争议,部分消费者在社交平台发起维权:
与此同时,降价刺激销量增长:
大疆此次降价折射出消费电子行业的深层变革:
在工业级与消费级市场的"剪刀差"中,大疆能否通过技术升级而非价格战维持领先地位,将成为观察中国无人机行业发展的关键指标。